10月25日上午,由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烟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专家验收会在烟台市博物馆四楼会议室隆重召开。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荣瑞峰、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广新局调研员刘建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王传昌、威海市博物馆馆长邵毅、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赵好、鲁东大学网络中心主任赵伟、烟台市博物馆藏品管理部主任李华杰等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真听取了郑州枫华公司代表所作项目竣工情况汇报。专家组实地参观了市博物馆改造后的地下文物库房、部分展厅和总控室等区域,并对项目各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认真评估。经过长达2小时的座谈讨论,与会领导和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工程质量合格,设备参数配置达到了合同要求,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烟台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于2014年10月委托国家文保环境基地上海博物馆起草申报方案,该方案最终于2015年4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2016年12月,在省文物局组织召开的项目可行性专家论证会上,该项目招标文件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核。经过政府公开招标,最终确定郑州枫华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具体施工单位。 经过5个月的不懈努力,2017年8月,项目的主要设备安装完毕后投入运行,库房及展厅(笔墨丹青展厅、许麟庐艺术馆、特别展厅)温湿度控制达到了设计方案要求,初步实现了文物科学保存的目标。9月至10月,各项系统设备经调试后运转正常,文物库房和展厅(笔墨丹青展厅、许麟庐艺术馆、特别展厅)的文物收藏展示条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文物保存环境完全达到了设计方案各项要求。
优良的文保环境是保证文物安全、实施科学保护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该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烟台市博物馆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文物库房展厅恒温恒湿以及空气质量提升方面的历史性突破,同时也在文保环境的改善和技术运用方面迈入了全国先进行列。下步,烟台市博物馆将根据国家文保环境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本次验收会中专家提出的建议,加强各系统设备维保人员管理培训,严格实施对监测、调控设备运行调试,尽最大化发挥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优势,最大程度延长文物的收藏寿命,为全省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