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新中国刚刚诞生,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时刻,山东2万多名女兵响应祖国的号召来到新疆,既成为屯垦戍边的重要力量,也光荣地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军垦母亲”。《调查》记者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寻访当年的山东女兵。
山东女兵怀揣梦想,一路向西
七月的新疆,鲜花遍野、牧羊点点、轻波灵动、景色绝美。但是就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一片茫茫的戈壁荒原,一批山东女兵响应党的号召参军来到新疆,后来她们就地转业到新疆各县市、团场,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开荒造田、修渠引水,建成了美丽的家园。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222团,宫翠英再次穿上了这件珍藏了六十多年的军大衣,她说平时都舍不得拿出来,今天娘家人来了,心里高兴一定要拿出来穿一下。破旧的茶杯、泛黄的毛巾、有些模糊的姓名牌,这一件件满载历史的老物件,都在诉说着那段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这位82岁的老人精神矍铄,性格开朗,穿上军装彷佛又回到了1952年,那年她只有16岁。宫翠英告诉记者:“我父亲同意,我妈不同意,我妈不同意还出去找人来劝我,谁劝也劝不动我,新疆我去定了,我一心就想当兵。”
无论家里人是否同意都动摇不了她参军进疆的决心。那时候一批又一批像宫翠英一样的山东女性,响应号召来到新疆,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巩固边疆、建设边疆的滚滚洪流之中。
84岁的邢桂英老人来自山东昌乐,她说,我自己的想法是自己在家里当老百姓没有啥出息,我去看看去。
迟忠格今年87岁,老家山东莱西。1953年年底来的新疆。
日夜奔波,进驻天山南北
据不完全统计,仅1952年就有8000名山东女兵进疆,而50年代总共有超过两万名山东女兵从齐鲁大地来到天上南北。一辆又一辆满载着山东女兵的汽车,过玉门、出阳关,使得已经沉寂了几个世纪的丝绸古道上,又迎来了滚滚尘烟。
西进新疆的山东女兵先坐火车到西安,再坐汽车进新疆,一路向西越走越荒凉,她们慢慢地觉察到这条路比想象的更加漫长。
迟忠格说:“一来到大戈壁滩啥也没有,要啥没啥,连棵树都没有。”
在那个物质并不是很富足的年代,对于新疆的生存条件虽然大家都有心理准备,但是现实却比他们想象的更加艰苦。
邢桂英说,“我们刚来的时候吃的水是挖一个水坑从渠道里放下来的水,啥水都有,羊粪蛋啊,牛粪蛋,冲上来的,冲到那里头漂着。”
宫翠英说:“那个时候五月份还下雪,八月份也还下雪,那个雪下的好厚啊,早上开门都开不开。”
让这些姑娘们更没想到的是,她们将要驻扎的茫茫戈壁沙漠上竟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
迟忠格说:“刚来的时候住地窝子后来住房子还不到半年就一直住地窝子。”
宫翠英说:“到这儿来我还连个房间都没有,地窝子都没有,后来当天就给我盖了个地窝子,那一会儿就挖出来了。”
刑桂英说:“没有房子,你不挖地窝子就行了,那时候人家都是睡的地窝子,我们还不是,我们住的老乡的房子。”
说起地窝子,这个新疆屯垦史上的特殊产物,在兵团屯垦戍边的史册里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见证了一对对兵团人洞房花烛、喜添新丁的幸福。
开荒的地头长出一茬茬庄稼的时候,一批批女兵也和拓荒的战士组成了一个个家庭,这不仅解决了驻疆部队官兵的婚姻问题,保证了屯垦戍边宏图伟业的顺利进行,也坚定了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
扎根边疆,走过六十多年的无悔人生
无论是以女兵身份,还是以建设者身份进疆的2万多名山东女儿,从她们踏上西征之路的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命运与新疆屯垦戍边大业紧紧地连在了一起,那段艰难无悔的青春深深地印在了她们的心中。
邢桂英告诉记者,人家来了后悔,我来了我不后悔,我们一个老乡来的路上一直在哭,我说你哭啥,谁让你来的。
由于家庭条件艰苦,没有上过一天学的邢桂英不愿意一辈子待在那个贫穷的小山村,所以当她决定离开家乡的那一刻就下定了决心,未来再苦再累也不怕。她在五师十五团三营劳动了19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可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兵团。数十万职工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和新疆布防的需要,挺进和屯驻在新疆两大沙漠的边缘地带,用砍土镘或人拉犁等近乎原始的劳动工具,在最不适宜人生存的亘古荒漠上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治沙治碱,开辟新绿洲。
邢桂英说:“夏天种地,种棉花、除草、打油条,到了冬天就平沙包,小的沙包先用框子挑过去。”
邢桂英回想初到新疆的那些年,似乎有干不完的农活,一年四季都是面朝土地背朝天,连吃饭都是在田边解决。
邢桂英说:“早上饭在地里吃,没有筷子人家给送了饭去一个班一个盆。地里折个树条,再不然没有树条就地里找个棉花杆,棉花杆不是细的嘛,撸吧撸吧土,送来的开水倒上点一洗,就吃饭了。”
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虽然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没有影响大家的劳动热情。当时兵团有个口号,粗粮吃细粮卖,兵团的姑娘不对外,刮风下雨才是礼拜。
邢桂英说:“捡棉花一天要捡到一百多公斤,两百公斤,两个手快快地,快快地。那个时候就是因为我是党员,落后不行,要争先,那以后干啥非要跑到前头。”
有活抢着干,这是实在的山东女兵们当时最简单的一个想法,既然选择了边疆,就要尽力去让它变得更好,“山东人朴实能干”的形象也因此树立在新疆人心目中的。
迟忠格:“我这个缝纫机用的人也多,学会的人也多,大中午不睡觉一个人就砸了六条裤子给人家,也不要人家的钱。”
干活抢在前面,休息的时候也不能闲着,一台50多年的缝纫机,缝补了无数件劳动时磨坏的衣服,在针起针落间陪伴迟忠格在新疆走过了半个多世纪。
军垦一代们用近乎白手起家的创业方式,靠一双手和最原始简单的劳动工具在戈壁荒滩上建新城、办工厂、发展社会事业。
在那个全兵团都在搞建设忙生产的年代,对于女兵们来说最感到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孩子。1957年,宫翠英所在的部队全员复原,之后她成了一名建筑工人,哪有工程到哪儿去,经常是一整个月都在工地不能回家。 “山东人个性强,不落后。”
作为兵团领导的妻子,一岁多的孩子的母亲,宫翠英完全有理由可以经常回家看看孩子,但是要强的她从不搞特殊。
宫翠英说:“我大儿子是1958年生的,不到两岁我就送全托里边去了。”1959年6月30日的下午是宫翠英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工程完工之后终于见到了一个月没有见面的孩子,但是却看到他正在打针。宫翠英心疼的将正在发烧的孩子抱回家,第二天一早和丈夫一起乘最早的车送到医学院。
宫翠英说:“送到医学院门诊,医生说你这个娃娃都不行了你才往这送,他爸说我六月没放假,昨天我才放假,我坐第一趟我就来了,抱到小儿科就报病危了,脑膜炎把大脑烧坏了,直到现在都是残疾人,所以我也就是为了工作不能请假,到现在这样跟我在一起,我照顾他。”
说起孩子,坚强了一辈子的宫翠英流下了眼泪,“直到现在,明年六十岁了,残疾没有大脑,东南西北都不知道。”
一辈子勤勤恳恳,只想着付出,不曾奢求能有什么回报,在她们的不懈努力之下,新疆变得越来越好。一个选择改变了她们的一生,虽然一路坎坷,磨难不断,但是她们无怨无悔,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宫翠英说:“在新疆好,部队好,现在好不好,也好。”
邢桂英说:“我们没有给山东人丢脸,来到新疆给山东人争光了。”
迟忠格说:“我觉得现在可以了,幸福了。”
当年她们是朝气蓬勃的山东姑娘,怀揣梦想来到茫茫戈壁滩,如今的新疆戈壁变良田,沙漠变绿洲,而她们已经成了满头白发的老奶奶,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历经沧海桑田,乡音依旧难改。
孙淑华老人今年82岁,山东蓬莱籍人,她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太享福了,吃的又好,喝的又好,又有钱,买啥都有,但是吃不动了,老了,吃不动了!”
刘荣芝老人今年84岁,山东潍坊籍人,她说:“为了祖国嘛贡献你的一切,我还觉得挺光荣的,我觉得挺好的,你不能说到了死了的时候你干了啥,没有干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反正跑到新疆来是献了自己的青春,献儿女献子孙。”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