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城市发展就像是扁担的两头,这头是城市的现代发展亟待突破,那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急需保护,哪边都不能偏,哪边也不能放。如何让两者兼得又协调,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既要“现代”,又要“泉城”,如何破题?近日,市规划局总规划师牛长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从济南城市中心体系的角度给出答案。
老城也能成为新亮点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泉水名片已深深植入济南基因,山泉湖河城有机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是无法复制的。从千佛山俯瞰大明湖和齐烟九点更是泉城特色景观,而恰恰是这些特色决定着老城区的发展宽度和建筑高度。仔细回味济南的老城发展历史,就会发现一脉相承的发展特色。最初的济南老城区就是明府城,到了明清时期,济南开商埠,跳出老城,在明府城西侧划出一块地用来“做生意”,变成了之后的“商埠区”,到了解放初期,城市又跳过明府城,向东在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周边发展……老城需要保护就不用发展吗?牛长春表示,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发展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老城所承载的城市金融商务职能也许会慢慢过渡给新城,但是它的旅游、休闲和文化职能是无可替代的。“老城可以结合文化历史做一些文化、创意等高端产业,未来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可能会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泉城也将更有特色。”牛长春表示。
副中心将带来新机遇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20年前,当提出建设上海城市副中心的时候,人们还是这样的思想观念,直至后来浦东成功逆袭,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人们才意识到副中心发展的重要性。作为山东省的省会,作为济南都市圈的区域龙头,就目前来看,济南的核心辐射功能还不够强。牛长春分析,从区域发展战略来看,济南目前是东西带状发展,整个发展空间并未真正展开,想要发挥区域龙头作用,核心功能需要进一步发展。老城区发展受限,很多想法无从施展,而济南东部新城的崛起,恰恰是个好机会。城市副中心,给了济南发展一个新的窗口和机遇。作为未来城市副中心核心的CBD在建有地标性建筑“山、泉、湖、河、城”5座超高层塔楼,由于高度的限制,这在老城区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城市副中心,CBD和汉峪金谷承载大量城市金融商务职能,龙奥大厦、奥体承载大量的城市行政和文化休闲职能等,将分解主城区大量的人口,缓解老城的拥堵,加强对老城的保护。
组团布局调动发展新活力
“城市的发展不能一味地摊大饼,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摆脱了单中心发展模式,将功能分散化,更有利于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牛长春表示,除了主副中心,济南的城市中心体系还包括五个次中心和两个卫星城。次中心下又设12个地区中心,次中心和地区中心的主体功能是为整个地区服务。“比如西客站次中心,就是为济南整个西部地区服务,不用什么事都跑到城市中心去,既减少了交通出行,又引导了城市发展。”次中心和地区中心以及两个卫星城与主副中心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它们各具特色。“在各自区域内解决各自基本的职能需求,不用跨区域,不用往中心城区跑,既减少了中心城区的人口集聚,又减少了交通压力,便于中心城区功能的充分发挥,还能调动各个地区的发展活力。”牛长春表示。
15分钟生活圈的新体验
试想一下,步行或骑自行车就能解决日常出行需求,托幼、休闲、看病,不用跑很远就可享受良好的服务,出门就有良好的体验环境,是不是很爽?“这就是下一步要实现的15分钟生活圈。”牛长春介绍,现在所说的15分钟生活圈是在城市地区中心之下实现的,用来解决市民的日常生活服务问题。15分钟生活圈内要配置足够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娱乐休闲设施,一旦实现将大大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15分钟生活圈和之前很多市民关注的职住平衡是不是一回事呢?牛长春称二者有互通之处,但不完全是一回事。15分钟生活圈解决的主要是生活问题,虽然在15分钟生活圈内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但要实现完全的职住平衡,是不大现实的。济南城区近400万人口,各个次中心、地区中心相距相对较远,要尽可能创造机会实现职住平衡,减少交通出行的需求。“土地在功能上需要混合使用,不再明确分隔商业商务、居住的功能,这是解决就近就业的有效手段。”牛长春说。归根结底,落实城市中心体系不能单单靠各中心功能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各中心之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交通要跟上,城市布局实现组团式发展,一个中心带动一片区域,防止无限摊大饼的“城市病”。“重要的是界定每个中心所涉及的城市发展边界,防止无限蔓延。”牛长春强调。
现实
中心区不堪重负急盼改变与突破
2016年12月25日,在雨雪中开车堵了一个多小时,家住玉函路的刘军(化名)才到达济南市儿童医院门口,3岁的女儿高烧咳嗽,他恨不得让车一路飞过去。好不容易到了医院门口,别说开进去了,就连医院门前的经十路边上都停满了车。心急的他将车直接停在了路边,也不管是否会被贴单、拖走了。对于“停车难”、“拥堵”这两个词,刘军说他已经见怪不怪了。出门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会出现这个问题,现在不管是看病还是逛街、办业务都会堵,车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刘军的遭遇是很多市民的共同经历。牛长春接受采访时称,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城市空间急剧膨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城市中心区不堪重负,再加上老城区保护和征地拆迁代价高等问题,想要破题,必须找对出路。而城市中心体系的提出为济南找到了城市发展的方向。牛长春称,去年初,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市规划局委托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开展了城市中心、次中心与卫星城规划布局研究,在对国家、省域和省会城市群等不同层面发展背景研究的基础上,聚焦济南核心都市区,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城市中心布局进行综合分析,构建了多层次的城市中心体系。确定济南未来中心城区形成“老城主中心、新城副中心、五个次中心、十二个地区中心和两个卫星城”的空间框架体系。“主副中心的确定,顺应城市发展趋势和需求,双核驱动,将大大疏解城市老城区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牛长春表示。
憧憬 未来城市副中心生活有多美好?
走3分钟就能坐上公交,走5分钟就有地铁站,想去哪儿1小时内基本搞定,这是济南中央商务区(CBD)未来的交通体系;比老城区更密的密路网,小退界、小转角、小地块、小马路、小绿地让人忍不住漫步……未来,济南CBD商务建筑面积占比在43%,住宅和SOHO占比35%,居住功能占这么大的比重在CBD中并不多见。
【畅行】
在前段时间的济南CBD综合交通规划咨询会上,市规划局局长贾玉良介绍,未来CBD的轨道交通将占到公交出行的60%,其余为BRT以及常规公交车线路。不论家住哪里,平均出行时间都将在30分钟至60分钟之间。轨道交通将承担高峰时期36%的出行。通过轨道交通快线与机场、高铁站、城际站、长途汽车站等对外交通设施联系;区域内规划轨道交通“四线七站”,500米半径覆盖率达到87%,800米半径覆盖率100%。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辅助,BRT将承担高峰时期18%的出行。在CBD内部区域,将打造“四横四纵”BRT走廊,在对外连接上,规划“八线十一射”,加强与商埠区、古城区等老城中心区的联系。常规公交车也作为公交出行的重要补充与相邻片区、东部地区产业园、开发区等功能组团的联系。
【宜居】
“济南CBD的路网将是济南最密的。”贾玉良说,为实现济南CBD创建绿色低碳社区的总目标,交通规划设计中确立了建设小格网开放街区示范区的“小目标”。小格局理念借鉴了济南老城区的经验。“小格局理念的‘小’是包括有很多含义的小。”济南中央商务区首席设计师——来自全球顶级设计机构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城市设计规划负责人Philip说,“这意味着一个小尺度的街道,小的地块儿,小的退界,小的转角,行人更加安全,小的城市街区公园更加宜人。”
无论走到哪都有遮阴的地方,有舒适的步行空间,幸福感会油然飙升……CBD通过建设密路网,形成小格网、小尺度的开放街区来实现上述场景。济南CBD的“高大帅”将不是传统的摊大饼,而是让工作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享受到小格网开放街区的出行舒适感。
【休闲】
街区公园将穿插在CBD各个角落,慢行步道还有一条主线,就是由南部山体延绵而出的“山脊线”,这条线由南至北串起整个绸带公园。Philip先生说,景观设计师提出了一个叫做“金线”的想法,街区马路边上种满银杏。“秋天时像‘金线’一样,把CBD‘织’起来,非常漂亮。”
CBD的公园设计采用了最先进的生态公园系统,投资少、消耗少。公园设计融合借鉴季节功能,每个季节的景色都不同,山体变成海绵城市载体,收集清洁运输雨水,输送到绸带公园里,再把雨水利用起来。
CBD共规划出绿色交通走廊、休闲走廊、商业步行街及环形公园绿道等四类慢行交通廊道。廊道的设置,不是CBD区域内的简单连接,这种慢行体验还将延续到CBD周边地区。
【乐业】
对于理想的15分钟生活圈和职住平衡的理想状态,CBD里完全能实现。“它能为大概25万人提供工作机会。”Philip说,这一切的核心,由代表“山、泉、湖、河、城”的错落有致的5个塔楼群构成,形成了具有泉城特色的、集聚、有力的城市中心。5座塔楼的归属和建设周期一直备受关注,据悉,核心区域的5座塔楼将在第一个5年内全部建成,目前绿地集团已经开工第一个,部分已在售。内部人士透露,另外的4个,平安集团即将选择360米的“第二高”,华润集团将在高220米、260米、310米的3座塔楼中选择一个。记者了解到,济南CBD已入驻企业近450家,已有14家世界500强名企总部或分公司在此设立,65家金融机构先后进驻,在建项目69个。
相关链接 国外的城市副中心什么样?
●日本新宿
日本新宿位于东京都中心区以西,距银座6公里,在20世纪50年代末逐渐发展成为东京交通系统的主要枢纽之一,区内的新宿车站是东京市区西侧最重要的交通要冲之一,现在全境拥有9条地铁线路,并有蛛网状道路交通贯穿副中心全境。
●德国朗格
德国朗格是德国顶级腕表领域的领头羊,也是德国制表业的奠基者,它用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体系和就业体系,为中心城区提供吸纳人口,提供就业服务。让德国东部地区能够拥有创新、灵活的现代面貌。
●法国马恩拉瓦莱
马恩拉瓦莱是巴黎在20世纪60年代城市发展出现绿地面积下降、居住地和工作场所之间距离增加、交通紧张、城郊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建设起来的。它作为新的地区城市中心,既要服务主城区,也要面向所在周边地区,以缓解市区拥堵、郊区就业岗位缺乏、设备配备不足的矛盾,促进巴黎东部地区的平衡发展。
扫描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